爱的深了,可能还要立下“我若负你,天打雷劈”之类的毒咒。
可惜的是,老天爷并没有把情人之间的胡话记在心上,等到立誓的一方真的变成负心人的时候,也没见它真就打个雷下来把人劈死了。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人为什么喜欢承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大概是因为,承诺是成本最低,却能够最轻易的达到目的的付出。达到目的之后谁还管自己说过什么。
正因为这样,谎话漫天、信口胡诌的承诺不知害死多少痴男怨女。
不可更改的诺言
1995年,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在自己的网站里发表了几篇文章,与他以往的文章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智能合约”。
在文章中,他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我想理解为,他想要每个许诺的人都把自己的诺言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生成一个协议,并且使这个协议会不受阻碍的按照双方约定的那样执行。
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许下一个诺言的同时,就要做起实现这个诺言的准备。
智能合约这个词在九十年代被提出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个老头子在说梦话。
直到互联网行业逐渐兴起,智能合约就开始初现雏形。
比如信用卡自动还款、微信支付宝免密支付等,当约定还款日到了,还款条件也满足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还款,这种自动按照约定来执行的承诺就可以被称作是智能合约。
后来区块链技术也加入角逐,智能合约才真正被搬上桌面,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的和平愿景而受到大众追捧。
于是我们开始想象,如果把智能写进区块链呢?区块链的不可更改性与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发生碰撞后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诺言如何变成铁锤
带着通过区块链把诺言变成铁锤的憧憬,链圈泰斗以太坊率先做出了行动,在自己的虚拟机上上线了智能合约。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智能合约是以数字代码的形式纪录一份约定,并保存约定中包含的触发条件,当触发条件满足时,智能合约中会自动识别触发条件,并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结果。
整个合约只是一个事物处理模块和状态机构成的系统,它不会产生智能合约,也不会修改智能合约,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组复杂的、带有触发条件的数字化承诺能够按照最初的意志正确执行。
从用户角度来讲,智能合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自动担保账户,例如支付宝余额宝的每日自动发息,当特定的条件满足时,程序就会释放和转移资金。
从技术角度来讲,智能合约又像是一个可以运行特定合约程序的网络服务器,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就是运行在以太坊虚拟机(EVM)上的一个网络服务器,需要用专用语言Solidity来编译。
智能合约被写入区块链之后,合约的内容就是公开的,也就是这个约定的内容是受到大众认可并记录的,无论是哪一方想要改变合约内容,都会被发现。交流请加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