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UNI面临集体诉讼:UNI开创者Hayden Adams及其公司(Universal Navigation Inc.),与UNI背后的投资人(包含A16Z、Paradigm、Union Square Ventures)在纽约南区法院遭到起诉,被指控“非法竞价、提供、供应未经注册的证券”,与未按监管需要验证用户身份。大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像UNI如此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是不是该承担责任,与由哪个来承担责任。除此之外,无损彩票协议PoolTogether(据称由PoolTogether Inc.运营)也在纽约面临类似的集体诉讼。
这意味着一些去中心化金融协议(DeFi Protocol)平台开始面临着法律上的挑战,特别是关于它们的去中心化属性。
从法律上来看,这类运营实体或许会提出的辩护理由之一是:这类DeFi协议是去中心化的,因此它们不应该对DeFi协议的用法方法负责。本文要探索的问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类DeFi平台有多去中心化?
截至2022年5月初(UST-Luna崩盘发生之前)本文依据DeFiLama的锁仓数据(TVL),挑选了七个较为知名的DeFi协议平台,这类DeFi协议的用户调控(Terms & Conditions)均在其网站上发布,这类或许会对DeFi协议和其背后的法律实体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些启示。
DeFi协议背后的法律实体
在这七个DeFi协议中,有五个披露了其有关法律实体的名字。CRV Governance和MKR Governance的条约没命名任何实体,这可能是由于这类条约更多的是与DAO治理有关,而不是与DeFi协议的运作有关。下文也会主要围绕这五个DeFi协议展开剖析。
法律实体和DeFi协议间的关系
在研究了这类条约的文本后,大家或许会发现,大部分法律实体声称它们是独立于底层的DeFi协议的,理由是后者是部署在区块链互联网上的。下面是对一些条约的粗略翻译:
AAVE用户协议:“Avara UI Labs Ltd.提供有关去中心化协议基本原理的信息和资源。条约中的 "服务 "包含提供对网站的访问、应用程序和网站上出现的信息。”
Anchor用户协议:“LUNAform Labs PTE, Ltd.提供一个用户界面,该界面提供对去中心化协议的访问。这类条约适用于界面的用法,包含在Anchor网站上提供的所有商品、服务、工具和信息。”
dYdX用户协议:“dYdX Trading Inc.为用户提供访问dYdX的网站。这类条约规定了 授与用该网站访问dYdX的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和其他dYdX开发的软件。”
Lido用户协议:“DeFi Ltd. 提供了一个网站推广托管的用户界面,该界面提供了对去中心化协议的访问。”
UNI用户协议:“UNI Labs (Universal Navigation Inc.) 提供了一个网站推广托管的用户界面,该界面提供了对去中心化协议的访问。这类条约适用于该界面的访问和用。”
这类条约大多规定了它们网站或界面的用法或访问方法,从而勾勒了如下的一个法律实体、网站界面和DeFi协议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安排下,好像法律实体对DeFi协议的控制程度部分取决于它运营的网站用界面(interface)是不是是通往协议的唯一入口。假如法律实体是有关网站界面接入权限的唯一提供者,而网站界面又是DeFi协议接入权限的唯一提供者,那样可以说法律实体本身可以决定用户能否接入该DeFi协议。然而AAVE好像是一个例外,它的条约规定:"AAVE.com不是AAVE协议的可用接入点之一"。
除去对接入权限的控制,还有其他原因可能与法律实体对DeFi协议的控制程度有关,其中一些原因已在针对UNI的集体诉讼中提出。
该法律实体可以从DeFi协议中获得多少收益。
该法律实体能否单方面改变DeFi协议的运作,比如下架权证(token)或中止提供衍生品。
该法律实体是不是拥有对DeFi协议或底层业务的常识产权。
DeFi协议的治理结构(首要条件是存在治理权证)。比如,UNI案件的原告诉称,UNI的 "所有者 "拥有超越40%的UNI权证,因此他们可以参考治理规则'有效控制UNI的治理'。
其中一些原因也已经反映在这类协议的条约中。比如,dYdX的法律实体dYdX Trading Inc.有权更新其开发的dYdX智能合约,修改对有关服务的接入权限,并自行决定中止或禁用其服务。除此之外,AAVE、Anchor和Lido背后的法律实体可以全权决定限制用户对其服务的访问,尤其是在有任何可疑的非法活动的时候。
DeFi协议真的是不需要许可的吗?
所有这类条约和安排都被人怀疑DeFi的"不需要许可"(permissionless)程度。一个初步的察看是:尽管很多区块链互联网(比如很多公链)是不需要许可的,但DeFi协议却并不是完全这样。
很多DeFi协议的条约规定,它们只对"合资格的用户"开放,尽管现在的门槛总是非常低(用户资格需要一般与年龄、法律行为能力和制裁名单有关)。某些DeFi协议,比如dYdX,明确拒绝向美国居民提供服务(可能是因为监管缘由)。除此之外,如上所述,运作网页界面的法律实体也会有能力在DeFi协议中去屏蔽某些用户或买卖。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主流DeFi协议和传统银行之间有什么区别,并非性质上的天壤之别,而只不过程度上有什么区别——由于基于有关法律,两者都会对其对手方(用户)的资格有肯定的需要。尽管这样,大家仍然可以期待DeFi有潜力为那些没机会同意银行服务的人群(unbanked polulations)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结语:DeFi协议的控制权之辩
这类DeFi网站上公布的条约表明了法律运营实体和底层DeFi协议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对这一问题的评估或许会需要考虑包含治理结构、收益流向和常识产权在内的原因(注:这不是一个穷尽的清单)。考虑到现有些法律框架倾向于探寻到一个能对行为负责的主体,大家可能可以在智能合约和AI(人工智能)算法之间打造一个类比关系,以获得一些有用的引导。对于AI,欧盟专家委员会曾指出,最有能力控制和管理AI的一方,应该对其行为负责。相应的,运营实体能对DeFi协议有多大的控制权,预计会成为将来DeFi有关法律诉讼的核心问题。
出处:Bress
作者:Troyso (Trom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