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于 NFT 来说,可谓是突破性的一年。
2021年2月,NBA Top Shot 创造了近2.3亿美元的销售额。
同年3月,艺术家 Beeple 创作的拼贴画作品《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官网上拍卖,成交价高达近7000万美元。
《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
据统计,整个2021年启动了超1000个 NFT 项目。到2021年年底,金融时报报道称,NFT 市场支出总额超过了410亿美元。
其中,NFT 市场累计成交额排名第一的项目 Axie Infinity,在截止撰稿时历史交易总额已达到40.75亿美元,排行榜第二名Bored Ape Yacht Club 与第三名 CryptoPunks 的历史交易总额也都突破20亿美元。
数据来源于 Cryptoslam
并且,自 NFT 概念火热之时,期间不断有名人涌入 NFT 交易市场,例如歌手贾斯汀·比伯、NBA 球星斯蒂芬·库里、演员帕利斯·希尔顿等不同领域的明星相继成为了 Bored Ape 无聊猿 NFT 的拥有者,名人效应的加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 NFT 购买热潮。
相信不少人在听闻这样的新闻之后,都会匪夷所思——
为何一张看似任何人都可以复制与下载的拼贴图能拍得如此高价?为何一张张看似平平无奇的静态头像能获得如此多名人青睐?NFT 究竟是真正的财富密码还是一场即将破裂的美丽郁金香泡沫?
我们不否认 NFT 市场里存在着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故事,但同时也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噪音和大张旗鼓的炒作。
行业内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幸运儿,也有大批失败的投资者,还有着无数个抱着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情绪的人争相恐后地把钱砸在这个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的领域。
那么,本篇文章我们来聊聊关于 NFT 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 NFT?
NFT 究竟是什么?
相信只要稍微了解过的人都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NFT 是 Non Fungible Token 的简写,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但光就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概括,似乎只会让提问者更加一头雾水。
我们暂且将其拆解为 Non Fungible 和 Token 两个词来看。
- Fungible vs Non Fungible
先来了解一下同质化与非同质化的概念。同质化指每个单独个体间没有区别,可以相互替代。例如,A 拥有100元人民币,B 也拥有100元人民币,本质上 A 和 B 拥有的钞票价值相同,哪怕钞票上编号不同,但即使互换,两人的资产不会改变,这就称为同质化。
而非同质化即个体间有明确区分,不能相互替代。例如,莫奈的《池塘·睡莲》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本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互换,这就称为非同质化。除此之外,账号、票据、房产证明等一切有明显区分、不可替代的物品都是非同质化的。
但引入可替代性概念似乎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了。事实证明,可替代的物品是很局限的。例如,电脑、手机、包包、衣服等,尽管这些在未售出之前可以将同类物品归为同质化范畴,但在人们使用过后基本都属于非同质化资产。
并且,可替代性是相对的,它只在我们理解的同类物品有多个时适用。比如高铁上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的车票中,只有同等级的车票才是大致可替代的,你不会拿一张商务座去换一张二等座的车票。
有趣的是,可替代性也可以是主观的。回到车票的例子,同样价格的车票又分为靠窗和靠过道的座位,出于个人偏好,即使价格相同,你也不会将其视为可替代。
因此,为了更好地区分 Fungible 与 Non Fungible 之间的差别,必须明晰 Token 的概念。
- Token
基于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而产生的数字资产名为 Token,业内大多将其译为代币、通证。像 BTC、ETH 等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且具有同类资产可互相替代、无限拆分的同质化特点,这类数字资产便称为 Fungible Token 同质化代币。
而有一类数字资产用以管理如收藏品、游戏项目、数字艺术品、活动门票、域名,甚至是实物资产的所有权记录,且彼此之间有明确区分、不可替代,这类数字资产则称为 Non Fungible Token 非同质化代币。
基于区块链带来的特性,NFT 代表了可信任且唯一的特定数字资产或数据。
并且,NFT 既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资产和任何载体作为其在链上映射的唯一对应的数字资产和数据,也可代表原生于数字世界的唯一对应的特定资产和数据。
因此,比起将 NFT 中的 Token 译为代币,笔者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诞生的数字通证。
NFT 解决了什么问题?
NFT 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目前数字世界所有权模糊的空白。
例如,人们在现实世界里购买资产会有确认其所有权的产权证、发票、收据等,然而一张图像、一首歌曲、一段视频一旦上传至网络,似乎就变成了数字世界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复制粘贴、任意传播甚至二改。
即便是创作者打上自己的水印,在传播过程中也会有无数种去除水印的办法,而这个特定的数字资产所有权究竟归谁所有?无人知晓。
因此,问题便转向了如何给数字世界中的作品打上「无法消除」的水印,让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和转移信息能够全部被记录下来。而 NFT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防伪」难题。
NFT 基于区块链技术诞生,因此也保留了区块链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等特点。你可以将 NFT 理解为数字世界中的证书,每个证书中记载了特定的实物资产或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创作者、所有者、交易记录、智能合约地址等。
凡是被上传至链上的 NFT 资产,即便在互联网中已被多次传播,但只要查看 NFT 所记录的具体信息数据便能追溯到所有权者。
这就意味着数字世界中的所有资产有了所有权,并且能依照所有权捕获价值,进行资产增值——创作者们会根据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准确的报酬,并且能够从中提取更大的比例。同时,用户也受益于获得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能够去信任地交易和进行资产估值定价。
人们购入 NFT 究竟为了什么?
那么,回到最初的疑问——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近7000万美元的高价去买入一张看似任何人都可以复制的拼贴画?为什么众多名人甘愿为一张张看似普通的猿猴头像买单?
人们争相恐后、不惜斥巨资购入 NFT,究竟是为了什么?
首先,通过上一节内容的讲解,你知道了当购买者买下一幅 NFT 作品后,他会获得一份高解析度的原作,以及一份验明作品真伪及所有权证明的数据信息。
或许很多人会误认为 NFT 和普通的艺术收藏品一样,价值在于那份原作,但事实上,NFT 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背后记录的那组数据。
事实上,多数人为各式各样的 NFT 买单,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去,而是为了购入一份包含有 NFT 元数据信息的智能合约。只要你拥有了这组元数据,那就证明 NFT 的所有权被牢牢握在你手中。
这就像是你购入了一份在博物馆陈列的世上独一无二的画作,也许是梵高的《星空》,也许是莫奈的《池塘·睡莲》,画作在你买下之后,仍然在馆内陈列,所有游客都可进馆参观,甚至是再复刻一份相差无几的作品,但只有你能证明自己是这幅真品的唯一所有者。
当然,NFT 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智能合约收藏家的珍稀爱好,现在越来越多 NFT 项目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玩法。
以知名 NFT 项目 Bored Ape Yacht Club 无聊猿游艇俱乐部为例,看似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猿猴头像,却能跻身成为 NFT 市场累计成交额前三的火爆项目,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受了名人效应加持的影响,海外 NBA 巨星斯蒂芬·库里、足球巨星内马尔、歌手贾斯汀·比伯纷纷将无聊猿 NFT 收入囊中,国内知名歌手周杰伦也曾拥有价值300万的无聊猿 NFT(虽然被盗了),可见 NFT 市场热度不受地域限制,国内外对其的关注度都颇高;
另一方面,无聊猿的开放式玩法助使其市场热度高涨,丰富的色系、迥异的风格、夸张的造型,稀缺的数量、不菲的售价,使其成为了市场的又一「新宠儿」;
除此之外,实际上的 BAYC 是一个社交俱乐部,人们购入的 Bored Ape NFT 可兼作这个 Yacht Club 的会员卡,还可以解锁俱乐部中隐藏的领域和福利。例如,BAYC 开放了 The Bathroom 供会员进行协同创作,可以绘画、写字或做任何记录性操作。
Bored Ape Yacht Club
可以说,用户购买的无聊猿 NFT 不仅仅是普通头像或一份可证明稀有的艺术品,而是一块高端社交俱乐部的敲门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可能获得的来自该俱乐部的福利和产品将会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众多企业会选择结合 NFT 发展,一是为了体现其功利使用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具意义的产品或活动,二是为了利用用户对其的情绪价值,培养企业、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隐性联系。
试想一下,你能与 NBA 球星斯蒂芬·库里、沙奎尔·奥尼尔,足球运动员内马尔,网球巨星塞雷娜·威廉姆斯,以及国际歌手周杰伦、Justin Bieber、Mike Shinoda、DJKhaled、Eminem 等同属一个 Club,是不是很拉风?
NFT 的价值走向
钱聚集在哪儿,哪儿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
NFT 本身作为数字世界的底层工具,在这样火热的关注下,不少人非常看好其发展前景。但回归眼前,NFT 发展现状如何?
已知,一个新概念从诞生到应用落地,需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双重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几个发展关键阶段——萌芽期、发展期、争议期与成熟期。
1.萌芽期:早期概念刚诞生时,媒体关注引发广泛宣传,此时还未有可用的产品,商业可行性也未得到证明;
2.发展期:发展期间,企业或项目方开始尝试,这期间产生了不少成功案例,也存在着大量失败案例;
3.争议期:前期迅速膨胀的泡沫在这期间破裂,市场关注逐渐减弱。大多数失败项目退出市场,此时只有少数项目幸存;
4.成熟期:经过一轮轮的优胜劣汰竞争后,技术成熟的项目胜出,市场会继续投资这些项目更新迭代的产品。
根据这几个阶段的划分,不难得出 NFT 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期」和「争议期」的结论——即市场泡沫正在消散,留下了例如 BAYC、Axie Infinity 等成功的顶流项目,也淘汰了一大批「割韭菜」的劣质项目。
在这期间,NFT 的价值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膨胀中。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新事物的价值走向会从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两个方面来判断——
物质价值可以理解为能够被量化的价值,例如投资价值。行业内众多 NFT 项目观望者都是抱着 FOMO 情绪在巨浪边缘徘徊,虽然被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吸引,但因现阶段无法看清泡沫破裂后的市场形态,无法说服自己完全投身其中。
不过,笔者认为,要想让 NFT 作品作为投资标的,其实并不具备发展前景。一方面,NFT 并不像债券、股票等具有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能力,因此不具备稳定的金融资产属性;
再者,NFT 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应用,金融化后容易与诈骗、炒作、洗钱等非法活动关联,引发连锁风险。就我国市场监管而言,不会容许 NFT 作为单独商品进行公开交易,形成合法、合规的二级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在对商品产能的供给预期,也就是「物须所值、以稀为贵」。而 NFT 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在此技术下诞生的商品数量却并无限制,例如人们随意绘制的一幅画在平台中生成唯一的 NFT 标识,便立刻成为了一件 NFT 艺术品,事实上这件艺术品并不具备投资属性的价值创造能力,除了等待下一个接盘侠,似乎没有太多的变现方式。
当然,以上观点仅针对将 NFT 作品纳入投资品的论述,NFT 技术本身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它可以让所有创作者在作品被市场所接受、使用或消费的过程中,分得最大比例收益,也能成为任何人或事物在元宇宙世界中的唯一标识,更是 Web3.0 所倡导的「创作即拥有」的技术基础,因此技术投资价值空间比较富余。
与此同时,市场里还有一批狂热的 NFT 追求者——认可 NFT 收藏价值的收藏家,这些人是 NFT 情绪价值的所有者,他们试图让心和脑都进入这个世界。以大火的 NBA Top Shot 为例,每一份 NFT 都是属于 NBA 狂热粉丝珍贵回忆的图像或影像,愿意为这份情绪价值买单也在情理之中。
再比如不少对无聊猿、CryptoPunks 等 NFT 项目情有独钟的所有者,对于项目社群和图像拥有较高的认同和依赖,还会将其设置为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头像。可见,NFT 的情绪价值就像是打开更广阔市场大门的那把金钥匙。
NFT 该往何处“生长”?
近期,NFT 市场热度逐渐冷却,很多单纯为「割韭菜」的图片类 NFT 项目因缺少价值支撑黯然退场,理智的传统资本开始入场布局。
在我国的法律监管体系下,境内使用 BTC、ETH 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已被明令禁止,境内 NFT 也无法在去中心化的公链(如以太坊)及依托公链运行的平台发行和流通。 但 NFT 作为目前唯一可能在我国合法落地、又带有一定 Token 属性的区块链产业,仍然有非常多传统行业的资本或创业者入局,带动了越来越多与 NFT 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诞生——
- 收藏品
收藏品是 NFT 最早的应用,经历过早期泡沫,当前也最接近于实用阶段,产业链也开始成熟。不管是音乐还是视觉艺术方面的收藏品,相关的 NFT 艺术家正在形成社区,委托更加专业的平台进行宣发,而购买者也从冲动消费转向冷静。
- 链游
去年链游概念火热之时,市场充斥着鱼龙混杂的项目,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类似 Axie Infinity、Sandbox 等优质链游逐渐成熟。随着育碧、任天堂等顶级游戏工作室的加入,链游市场及相关 NFT 迎来一波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
- DAO
NFT 与去中心化协作 DAO 的结合场景日益成型,DAO 早期由 NFT 进行资金筹集、组织搭建,中期根据 NFT 身份进行激励等功能,目前已经细分成游戏 DAO(游戏工会 YGG)、协作 DAO(BanklessDAO)等领域,为 NFT 拓展了使用场景。
- 抵押借贷
与同质化代币 FT 不同,NFT 不能被质押或以其他方式投入工作以产生收益。而 NFT 支持的借贷和通过 DeFi 协议的部分 NFT 所有权正在成为解决 NFT 非流动性问题的一种方式。使用其数字资产作为抵押品获得资金,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 NFT 或其他 Token,以获取更多流动性收益。
- 其他
随着体育、影视、时尚行业的加入,为 NFT 发展掀起新的叙事,如:NBA、Adidas、Nike、Puma、Louis Vuitton、Gucci、Prada 等,如此庞大体量的商业体系要融合 NFT 和 Web3 领域,必将创造更多新的玩法,形成新的 NFT 赛道。
市场冷却下来的思考
早些时候,随着 NFT 概念爆火,国内市场也随之而动,但出于淡化虚拟货币属性、防范投机炒作的考虑,NFT 一直以「数字藏品」的身份火热发展中。
然而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的「数字藏品」,让 NFT 本身的价值停留在了创作品自身艺术价值的展现上。
对目前的市场而言,NFT 是一个新兴事物,还缺少具有强制力的法律保护手段,其所将遵循的规则必伴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需假以时日,待实践和立法的逐渐完善和成熟。
加之,在我国法律框架下,监管部门一直对金融市场及其产品的发展持谨慎态势,因此国内包括 NFT 数字藏品在内的数字经济发展必有其独特特点。例如,我国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 NFT 数字藏品项目均是依托在中心化或不完全去中心化的联盟链上铸造、发行和流通的,采用的也是中心化管理方式。
前不久,由漫画家不二马的作品《我不是胖虎》引发的国内首起 NFT 数字藏品著作权侵权案中,对 NFT 的性质、NFT 交易模式下的行为界定、NFT 数字作品交易平台的属性以及责任认定停止侵权的承担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首次探索,同时形成了相应的司法审查标准。
此次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看到了国家法律对于 NFT 数字藏品发展的重视,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NFT 在我国的发展路径仍将更多地发挥 NFT 数字产权证明功能,强调无币化 NFT 的探索。
市场热度总是如波浪般袭来,如退潮般离去。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目前的 NFT 市场处在波浪袭来的周期,但却无法预知市场热度何时减退,也预测不到 NFT 未来的叙事发展和市值天花板。
对比加密市场的其他赛道,NFT 市场尚在几十亿美元的市值,仍有较大的市值发展空间。大多数人见证过加密货币市场2017年的几十亿市值发展至2022年的万亿市值,正如现在 NFT 发展同样需要经历相似的阶段。
同样,在 Web3.0 时代下,元宇宙概念也在慢慢崛起,在此背景下发展的 NFT,其运用前景绝不仅限于数字藏品——
从链下映射到链上的资产、数据 NFT 化,原生与线上的数字资产,包括网络用户账号及数据、银行账户、线上内容、交易数据等各种可能的 NFT 应用场景亦将有丰富、广阔的空间。甚至是将 NFT 技术用于数字资产确权、赋能流通交易等更多具有金融属性的场景,成为现目前大火的元宇宙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各种创新应用场景的落地,如何兼顾中心化业务的效率和去中心化市场的公平,促进 NFT、FT 等数字资产的通证化,赋能以智能合约、元宇宙、DAO 运行的通证经济发展,我们期待挑战市场将要面临的重重关卡,也同样期待着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业务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