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神与 BM 之间难以分出的胜负,海内外的加密社区却为此执着了好几年。
区块链行业内从不缺造富神话,这个市场上的人们热衷于「造」神,同时又热衷于「毁」神。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简称 V 神)和 EOS 创始人 Daniel Larimer(网名 ByteMaster,简称 BM)就是长期的业内顶流,都曾站在过行业的高点,都曾风光无二。
这两个站在行业高处的拓荒人,也经常被拿来做比较:他们在专业背景、技术能力、对于数字货币的信仰等地方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又在前行道路上不断开辟出不同的理念。
他们之间难以分出的胜负,海内外的加密社区却为此执着了好几年。
前日,关于「BM 正式宣布辞去 Block.one CTO 」的消息被公布后,让社区再一次感受到了 BM 离开比特股(BitShares)和 Steemit 时的复杂感受。这一消息也代表着,BM 第三次与合伙人正式分手。
消息发酵之后,即便 BM 对自己的离开进行了解释,但社区已经对 BM 的信任期待已经大打折扣。
有人说,他早已走下神台。
加密「顶流」双子星
在中本聪的比特币刚刚诞生之后,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加密学者、计算机极客们对此抱有质疑,但陆续成为了比特币的第一批持有人。
BM 与 V 神都是其中之一。
(图:BM 与 V 神)
BM 曾经三次在同一讨论帖中与中本聪同时出现,第一次便成为了他与中本聪的正面交锋。
在那个来自 2010 年的帖子中,BM 直接对比特币发展的局限性、交易确认时间提出了质疑。中本聪对此给出了解释,并在该贴中留下了那句知名语录:「如果你不相信我或者不明白,我也没有时间去说服你。」
在 BM 的另外两个帖子中,已经表达出了建立一个基于比特币且交易速度更快的支付系统的雏形。2014 年,这个想法成为了 BM 创建的第一个项目 BitShares (比特股),并大声喊出了「Beyone Bitcoin(超越比特币)」的口号。
比特股热度高涨之下,社区找出了四年前他与中本聪对话的老帖,于是,BM 被供上神坛。
同样是在 2014 年, V 神也被放在了同样的位置上。Vitalik Buterin 17 岁便接触到了比特币并进行研究,后为《比特币周刊》撰稿。凭着对于区块链技术独特的理解,他联合了近 20 位区块链研究人员,于 2014 年正式推出了以太坊。以太坊在当年 的募资计划中募得 3.1 万枚比特币,在整个行业顺利完成首秀。
一个是被形容为崇尚自由市场解决方案的天(怪)才程序员,一个是被形容为年少成名的俄罗斯「小怪兽」。两个称「神」者的正面交锋也是 2014 年。
根据当时多家海外媒体的描述,BM 被刻画为一个有着「独断专行脾气的理想主义者」。当时加密社区里的各种知名项目,几乎都没有逃过 BM 的「点评」,以太坊亦如此。
2014 年的区块链开发者大会上,BM 直接对以太坊的可扩展性提出质疑,发问 Vitalik:「如何处理所有应用链集中建立在一条区块链上的问题?」
Vitalik 并没有正面回答 BM 的问题,反而告诉 BM,如何将其他的去中心化的应用整合到以太坊上。
BM 直言,他对这个回复不满意。
公链之争的那几年
2015 年 11 月,BTS 项目时期,BM 提出了一项增发提案未被通过,这成为了他放弃 BTS 的导火索。该事件代表着当时的 BM 已经失去在 BTS 的话语权。或许是出于愤怒,或许是理想受限,BM 选择离开比特股社区。
增发提案一事让人们对 BM 留下了「任性」和「专制」的印象。
BM 带来的第二个项目是区块链社交平台 Steem。Steem 中出现的 vote 等模式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理念,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也影响到了之后 EOS 的社区概念。
据外媒报道,Steem 的运营期间,BM 和该项目 CEO 有依然口水战不断。而在 Steem 用户也出现了不顾内容本身、只为赚取激励的现象,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 BM 的想法。后来,BM 与项目合伙人达成友好协议后「和平分手」,BM 于 2017 年 3 月离开 Steem。
这个时间节点恰好是在公链百花齐放之前。
他的个人 Git 里写着自己的使命:「我的人生目标是找到能确保大家生命、自由和财产安全的自由市场解决方案。」
离开 Steem 后,BM 很快带着「以太坊杀手」之称的 EOS 回归,站在了 V 神的对面。
2017 年 5 月,BM 在纽约共识大会上正式对外公布了 EOS 概念,并倡导了「超级节点」这一个新型公链生态管理模式,比较理性的声音认为,这是「弱中心化」方式追求高效率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与推崇「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理念 V 神分歧较大。
公链元年的前后几年,BM 与 V 神在社交账号上的互怼时有发生。
V 神所代表的 ETH 和 BM 所代表的 EOS 在设计理念、共识机制和经济模式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他们争议的核心围绕着 PoW 和 DPoS 这两种共识机制展开,涉及到了去中心化、治理能力、资源费用、预防 DoS 攻击、共识周期等多个方面的对比。
最激烈的时候,除了现场、线上的争辩,他们还有过「隔空」争论。2017 年 7 月 V 神在深圳演讲时对 EOS 提出了质疑。BM 专门拿出视频,把他的观点一一列出来并进行反击。
这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博弈,社区有人将这些互怼形容为「神仙打架」。二者的关系在外界看来并不好,却又在争议中推动着社区向前发展。
从公链角度来看,EOS 和 ETH 都曾出现过历史性漏洞。
在以太坊震惊整个行业的 The DAO 事件发生后,V 神打破区块链不可窜改的初衷和原则,坚持硬分叉。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社区内最为看重的信仰与共识,但这个方式避免了投资者损失以太坊。
而对于 EOS 来说,除了曾被爆出一系列高危安全漏洞之外,更难以修复的漏洞或许应该是社区的共识。有分析指出,在某一段时间,EOS 的节点竞选者们关系复杂。在另一方面,EOS 的另一位创始人在销售期间对于中国社区做出了很大的肯定,却在销售结束之后淡化宣传,使得 EOS 的社区、舆论节节溃败。
与此同时,区块链的治理机制几年来也一直在更新迭代。
V 神长期通过撰文详述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于社区投票、博弈论攻击、中心化、多种机制平衡上看法。
而 BM 在一路「怼」中本聪、V 神、前同事、竞争对手 Cardano、IOTA 等项目中,更新着自己的认知与见解。
两人的较量一直持续到了当下的「 DeFi 时代」,2020 年 4 月,BM 坚定表示了 EOS 最适合 DeFi 的观点,并认为以太坊的 DeFi 已经失败了。
到了同年 9 月底,BM 的观点难得有所缓和。针对 V 神此前表示希望尽快结束高额 Gas 费的言论。BM 提出建议,通过在 EOS 网络中部署以太坊模拟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泛公链竞争时代末
有趣的是,在 2018 年上半年的一次社区交流中,有人向 BM 提问:如果 EOS 真的超过 ETH,你想对 V 神说些什么?—— BM 给出的回复是「加入我」。
BM 表示,他其实能够理解 V 神的目标,并且有一个项目能帮助他完成得更好,不过前提是他得离开 ETH。
这个小插曲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了他们互补的一面。
V 神很早就清楚的看到了制约以太坊的最大问题之所在,所以一路提出了各种方式来提高效率。包括 Sharding(分片)、Capser(卡司贝算法)、Plasma(可扩展自助智能合约)等等。
BM 也清楚 EOS 存在的问题,所以在他用「代码」和「人」共同治理区块链来解决问题时,也经常对这场分布式自治的实验中不断调整着社区的宪法,对链上治理进行更新。
在相当长的一段市场低潮中,虽然 V 神曾公开表示过「即使没有我,以太坊也完全可以生存」的观点。但是几年来,他一直站在了以太坊的最前面,甚至是 ETH 社区共识的最中心。
以太坊在今年成为了 DeFi 爆发的主战场,让所有公链们再度看到了生态的力量。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反观以太坊,在 V 神不断提出改进方案后,被人诟病多年的低 TPS 的问题,已出现了各种 layer0、layer1、layer2 的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随着公链们几年的发展,各类生态数量的累积以及质量的蝶变,以太坊的故事已经难以复制。
当 2020 年市场日趋上扬之时,公链之争再度放到明面上来,并最终演变为公链们的币价之争。而 EOS 在币价上的表现显然落下太多。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随着社区对于 EOS 的不满逐渐累积,有人重新翻起了 EOS 当年的融资协议。
泛城投资创始人陈伟星早在 2018 年曾这样评价这份融资协议:「BM 的募资文件,清楚表明了所有募集的钱归属于他们私人所有,并且不对 EOS 的任何事情负责,包括中断开发、发布失败、不承担运营等等,也写明 EOS 不是任何证券、商品或基于证券和商品的任何有价值的交换物」。
EOS 最初融资约 40 亿美元。项目方们却通过投资 BTC 等资产大幅升了值。
这一次离开 EOS,BM 对此解释为「不希望创新受到监管的限制」。同时 BM 也在社群中透露出了筹备下一个新项目的想法。
不过,相比于追究原因、了解新项目,市场上更多人对 BM 的印象深深停留在了「三次分手合作人」、「始乱终弃创始人」等标签上。留下 了 EOS「留守者」们在甚至无法解读 BM 的离开是利空还是利好,最终只能在社群中感叹一句:「早期宣传中的百万 TPS ,BM 你做完了吗?」
实际上,透过两种不同的共识机制,V 神和 BM 在「社会腐败最小化、社会民主最大化」这个方向的共识是统一的,但在最开始,两者基本假设就已经是不同的了。
暂时抛去社区对于 BM 在项目利益获取上的质疑与指责,BM 似乎在每个项目中都贯彻着「完美的理想主义」属性。对于没有按照自己期望发展的项目,他总是选择离开。不同的性格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封「神」的两个人,由于种种差异和分歧,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