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太坊合并开始,以太坊的共识机制由原本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转为权益证明(Proof-of-Stake,PoS)。以往矿工能依赖矿机进行验算来获取以太坊区块奖励,但合并后将无法借此获得报酬,取而代之的是,若想通过验证来取得奖励,需要先质押32ETH(相当于截稿前市值的约48,000美元)。
当前参与POW挖矿门槛远比约为新制质押还要来的低,以闪电矿机为例参与只需570美元,远低于当前32ETH的价格,更不用谈PoS下仍然要继续需要有稳定的硬体维持上线。过高的入门门槛让不少想投资以太坊的散户,或会把资金投向以太坊质押池上。正因为此,以太坊的质押池在合并之下更加备受关注。
PoS门槛高或催生更多质押池
散户单凭一人之力,难以轻易调动32ETH资产。相反,质押池只要收集不同散户的质押资金,兑换成代币予散户,然后运用质押的资金来设置机器参与验证,来赚取以太坊的奖励。质押池再按各人持分来分配奖励。原理就如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不动产投资信托),将房地产投资分割不等份,像股票一样持股便能获利,而不需直接买一整栋物业。正因为此,不少传统中心化交易所早在以太坊合并前,开始经营以太坊的质押池,甚至是PoW矿池的Ethermine也想分一杯羹,推PoS的质押池。
以太坊信标链目前被哪4个质押池主导?
目前市场上有数以10间项目方提供质押池服务,但按照目前Dune数据显示,截稿前以太坊信标链质押量几乎被4个质押池所主导,占整个信标链超过6成﹕Lido Finance(30.5%)、Coinbase(14.6%)、Kraken(8.4%)和币安(6.6%),而非质押池的则占25.7%。
1.Lido Finance(30.5%,415万ETH)
Lido早在以太坊提出合并计划、建立信标链之前,便有提供流动质押服务。流动质押代表投资者将以太坊注入质押池后,可换取相对应份量stETH。虽然投资者质押后,不能立即取回抵押的以太坊,但却能够将抵押换来的stETH,转售予他人。换句话说,抵押的持份也能够转售,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据以太坊浏览器Etherscan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万个钱包持有stETH。
2.Coinbase(14.6%,198万ETH)
美国中心化交易所Coinbase此前从2021年4月起,亦有提供以太坊的质押服务。在以太坊8月中正式公告合并时程后,Coinbase立即在同日宣布推出「cbETH」流动质押代币,性质与Lido的stETH相似,但与Lido不一样的是,cbETH价格并不直接与ETH1:1锚定。
据以太坊浏览器Etherscan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千个钱包持有cbETH,而据Coinmarketcap数据,市值约8.9亿美元。
3.Kraken(8.4%,114万ETH)
美国中心化交易所Kraken虽有提供以太坊质押服务,但与Lido和Coinbase不同的是,它并未有提供流动质押。这也意味着用户在Kraken质押以太坊后,无法立即取消质押。Kraken亦在官网警告用户目前无法解除质押,只能在「上海升级」(Shanghui upgrade)完成,亦即以太坊完成合并后6至12个月才能解除质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Kraken实际在信标链掌控的质押以太坊远不止8.4%。Kraken去年12月收购了同样提供以太坊质押服务的Steaked,而Steaked则是在信标链紧随币安其后的第五名,占链上的2.98%。
4.币安(6.6%,90万ETH)
区块链第一大中心化交易所币安(Binance),从去年年底推出币安的以太坊质押代币Binance Beacon ETH(bETH),但值得留意的是,它与Lido和Coinbase不同的是,bETH是在币安自家的BNB链上架,但能通过侧链方式使用以太坊。据BscScan数据,目前持有bETH的钱包有接近9千个。
一旦验证出现争议,质押池将有主导权
虽然参与质押池的门槛比起直接成为PoS验证者低,甚至像Lido和Coinbase般能够进行流动性质押,但如此大的方便性也换来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风险。换句话说,参与质押池的投资者将验证权拱手给负责运营质押池的项目方。一旦以太坊发生验证争议,需要投票决议,他们有如此高的占比,能够轻易影响投票结果,而散户则难以与他们匹敌。
更有人在Twitter发推担忧若然上述四间公司被美国政府介入,最终以太坊将不堪设想:实际上是1个实体:如果这些硬币中的任何一个在未经其许可的情况下移动,美国政府可以威胁所有这些人入狱。
Coinbase执行长Brian Armstrong曾在8月18日扬言,若当局介入监管,会为顾全大局而放弃以太坊质押业务,但对策具体细节仍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