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承诺在区块链之前,计算机是如何作出承诺的?
在区块链之前,计算机是如何作出承诺的?你需要有一个计算设备(pc或智能手机),或者你去租赁设备(AWS, google,facebook等)。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计算机背后,有一个机构/大boss可以随意改变主意。比特币的出现
计算机在过去不能做出没“人”参与的承诺,但当比特币出现的时候,在这个博弈论的设计体系下:2100万供给量导致的稀缺性、防止双花、链上确权使得每个人获得虚拟资产的所有权(这个虚拟物品就是你的,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张一鸣都拿不走),一切发生了。当然,这并不是现在比特币价值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它价值的必要条件。比特币这种确权为什么重要呢?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
我们想当然的在现实世界中享有事物的“所有权”,同时想当然的在虚拟世界中放弃这种“所有权”。
比如,你在现实世界买了一个好看的杯子,别人偷走它你一定不开心。但是虚拟世界的数据和资产呢?那也是你拥有的东西呀,但别人拿来按照他们的规则随意使用和篡改我们却无动于衷。
所以,人们为什么不能在这种去除大boss视奸,而是计算机设计好的治理体系之下拥有自己的虚拟物品所有权,并成为网络的一部分以享受网络增值的权益呢?大型科技公司给我们看的那长达几十页的隐私协议简直是笑话,但他们有理由说:我提供了用户隐私保护你不看这怪谁?为什么区块链计算机可以作出承诺?
区块链是运行在物理计算机网络之上的虚拟计算机,它能提供强大的、可审计的[博弈论]]机制,保证它运行的代码能按照设计持续运行。虚拟计算机是指,比如以太坊上用solidity预言构建应用的开发者,底层又会有真实的计算机(以太坊上的矿工、验证者等)。
为什么区块链能做出承诺呢?比如以太坊,在它的博弈论机制下,除非超过x%的矿工作恶,这个代码就可以继续运行,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篡改它。
节点+共识机制的游戏理论为任何使用它的人--用户、开发者、创造者、企业、其他计算机或服务提供了信任保证,这是以前的计算机架构无法提供的。
这些信任保证意味着系统的规则不能在没有系统管理协议规定的正当程序的情况下改变。"不要做坏事 "变成了 "不能做坏事",做坏事不再是一个“可选项”。
这些信任保证也使得数字货币、数字商品(NFT) 、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组织(DAO)等新的计算基元的可信创造成为可能。我们现在发展到哪一步?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那非常好啊,为什么现在还没有爆款应用让我感受到这种承诺呢。原因是组件还很不齐全,害。
但,这可能也是机会所在。让我们先回到iPhone出现之前。
当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GPS、摄像头技术啥的还不成熟,想做一个像Facebook,Instagram这样的爆款应用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要懂太多东西,你需要是一个GPS专家、懂底层架构,然后焦头烂额地处理各种dirty work。
我们现在其实就是在iPhone出现之前的时期,人们还在忙着搭建每一个支离破碎的组件,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理解GPS的原理,以太坊的底层架构...而只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喜欢什么场景下社交,然后专注于发展商业逻辑,应用逻辑,用户体验去构建产品。
就像上图,区块链中的爆款应用(killing app) 也会像iPhone颠覆智能手机那样,将早期智能手机的优点在日后的迭代中无限的放大,缺陷无限的缩小。重新理解: 互联网企业(internet startup)
那好,就算我们可以打造这样的爆款应用,下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网络效应让它持续下去?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下区块链和互联网在网络效应方面可能擦出的火花:究竟如何最大化互联网的网络效应? 重新理解 “互联网企业(interenet startup) ”。
互联网目前做到了让人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触达用户,但这仅仅是“触达”,并没有“激励”,如果你说抖音激励你去做短视频并且广告变现的很开心,那我无话可说。
我们把视角转到用户这里。
Again,这里的激励是指,作为用户,你可以享受到一个产品(或企业)网络的扩大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价值增值。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你和创始团队、员工享有一样的权利,当然权利的多少取决于你为这个产品/网络贡献多少。那区块链可以怎么赋能呢?下面举几个例子:MakerDAO
这个去中心化组织,通过持币用户的投票,来作出一些系统升级的决策(之前中心化组织中需要董事会干的事儿)。
Web 2.0+
[[Maple leaf Capital]] 的年度总结报告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分析。
从web2.0到2.0+
facebook帮助创始人利用其网络进行众筹
报告里面提到了web 2.0的成功科技企业正在转型(2.0+),诸如Uber、Facebook、Google目前貌似在进行一些尝试,将一些所有权逐渐返还给用户,并让他们享受到网络扩大而带来的价值增值。比如Facebook准许创业者在平台上进行信用众筹,Uber现在准许司机向用户进行众筹等。一些展现出网络效应的开源项目
理想状态下,每个项目都想像比特币,成为一个网络,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但有趣的是,大家打着“互联网公司”的旗号,实际上十分的封闭,把自己框在了组织的框架里。因为缺乏成功的例子,快速和和可持续看似十分矛盾。但是在区块链领域,除了比特币,一些诸如MakerDAO等DeFi项目通过区块链赋能的“博弈论”设计,开始真正利用起互联网的网络效应。(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受到网络扩大带来的价值增值。当然这个网络里肯定有人要先受到激励,比如开发者、验证者。但是你最终是要激励“个人”用户,去最大化网络效应。)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要走比特币的网络最大化之路(也几乎不可能),在这里引一段Hasu在《我因何改变了对 token 的看法》一文中的讨论:
偶尔也该提醒一下人们,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创造财富的。资本主义的优点在于实现社会激励和个人激励的高度统一。资本主义顺应人们自私的天性,同时让人们通过互相服务来造福社会。有人认为,为他人提供服务,比如开发一个密码学应用来获得报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我认为这个观点很不符合逻辑。
我认为,DeFi 能成为创新速度最快的市场不足为奇。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才涌入 DeFi,是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致富。如果我们在这个领域负有道德责任,不应该尽可能减少寻租,以此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相反,我们应该确保我们为该领域设定的道德标准符合人类的行为倾向,并引导这股力量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市场机制(竞争、开源代码等)将确保租金始终维持在必要水平之内。
因此,对于非比特币形态的组织(目前应该是100%),引入token的激励在网络扩大的时候是必要的,因为生态中的贡献者很难通过捐赠维持下去,但如果他们得到网络生长的好处,他们很大程度上会持续贡献。
比如我是一个非常厉害的coder,想在一个开源产品上设计应用但不想成为其员工(保持独立开发的身份,互联网的solopreneur),那我就只能依靠捐赠吗?我可不可以通过早期持有其token而获得我自己参与贡献的网络生长的好处?这样不仅会激励我去做更多的开发,而且会激励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贡献者去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它是无需许可的,我做的贡献越多我越能享受到这个网络扩大带来的好处。最后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区块链让计算机有了作出承诺的能力,这与传统的背后是一个大Boss计算机有了本质不同,这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催生出新的爆款应用,就像iPhone的出现引爆了智能手机。另外,区块链让互联网的网络效应有了更进一步放大的可能,它不仅在金融,对组织上的挑战和更新是非常颠覆的,尤其是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开源项目,是否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网络化”自己的产品,让参与者通过成为网络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被提供免费或廉价的服务而利用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本文是今儿看了A16z合伙人Chris Dixon的演讲《Crypto Networks and Why They Matter》基础上写的,同时也借鉴了最近读的Maple Leaf Capital的年度区块链报告等文章,参考资料风味更佳~)
参考资料
[1] A16z合伙人Chris Dixon的演讲《Crypto Networks and Why They Matter》
[2] Maple Leaf Capital的2020/21 DeFi回顾与展望
https://twitter.com/MapleLeafCap/status/1339346115322376192
[3] Hasu:我因何改变了对token的看法
https://insights.deribit.com/market-research/why-i-have-changed-my-mind-on-tokens/
[4] 创始人的个人网络(以Facebook为例)与其能成功融资的关系研究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133171_The_Dynamics_of_Crowdfunding_An_Exploratory_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