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高技术、高规模门槛,数字化程度的加深,本身就会刺激云计算的增长。
撰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经历了多年的高投入、大建设之后,中国的云计算公司终于聚焦「赚钱」这件事。
依据腾讯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其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实现营收448亿元,To B业务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腾讯称其专有云是金融行业落地案例最多、规模最大的解决方案,客户还包括交通、工业、政务、传媒等领域。不过,腾讯并未单独透露其云计算业务的营收情况。
阿里云依然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截至2022年9月的财季中,阿里云营收在跨分部抵销前和抵销后分别为267.6亿元和207.57亿元,相较上一季度的抵销后营收176.85亿元,环比增长17.37%。同时,该季内阿里云经调整EBITA为4.34亿元,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然而,由于疫情与市场因素,云计算增速放缓,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与谷歌云等国际巨头在内,云业务收入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就将云计算的放缓归咎于经济前景暗淡,这导致微软的客户们在努力「优化」其支出以节省资金。运行其巨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所产生的较高能源成本正在侵蚀利润率。
但这并非意味着云计算行业已经见顶。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从2021年的4080亿美元增长到4740亿美元,增幅超过16%。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亦逐年扩大,2021年已突破2000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587.4亿元。
显然,疫情与市场变化要求云计算行业与公司继续提高技术与服务水平,向技术要市场、要收入。
「成熟的市场,一定会有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服务、成熟的客户。一般是这几个要素的结合,你才会变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成熟的市场,最终云计算的市场它不会这么发散。」在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看来,云计算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高技术、高规模门槛,数字化程度的加深,本身就会刺激云计算的增长。
云计算必须解决真问题。
变化中寻找增量
阿里云的客户群正在发生变化。
依据阿里财报,2022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在非互联网行业同比增长28%,这主要是受到金融服务、电信、公共服务等行业的推动。
在张建锋看来,同为云计算行业,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中国有很大的企业群体至少有两方面诉求:一是如何帮助其他企业完成业务数字化转型;二是如何帮助自己进行IT转型。
因此,很大程度上业务转型比系统转型的要求更迫切,导致中国云计算市场都在做所谓的项目。原本应该由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去做的事情,云计算去做了,虽然也是在做集成,但更多是卖硬件而不是卖软件。所以中国云计算基本上都在亏钱。
面对新的市场变化,张建锋认为云计算依然有很多潜在增长的因素。
一是存量市场的转移,原来是IT这些非云的变成云。
第二个增量来源于创新性应用,基本是大数据驱动。拿造车新势力来说,据阿里云观察这些造车公司上云的节奏非常快,一方面每辆车每天会产生大量数据,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要研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进行模型训练,上云是必然选择。
「那些传统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节奏也在加快,今年工厂、制造业涨得非常快,反到原来增长最大的互联网、政府数字化转型等可能还受一点影响。」张建锋说。
第三是把原来非云产业变成云,这是「看得见的增量」。
张建锋以阿里云的无影架构与云电脑无影为例,他的逻辑是未来所有终端在云端都会有一个数字孪生,也就是每个人在云端会拥有一台完整的电脑。
目前,无影可以做到几分钟之内,在云端生成1万台计算机。假如一家公司有1万名员工,并且都要用到电脑,阿里云通过一个屏幕,在云端就可以对应一台计算机,几分钟就可以部署1万台。并且还可以实现弹性部署,上班期间使用,下班不用就没有费用。这与此前的大规模采购电脑,部署、安装、运维相比,要高效经济很多。
未来包括个人的手机终端和其他终端设备,都有可能依此逻辑演进,对于云计算这是一个看得见增量市场。
招商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阿里云的长期增长空间可以对标AWS。AWS 作为电商巨头亚马逊孵化的云业务平台,与阿里云具有相似生态。
参考AWS的成长性及盈利能力,阿里云业务层面的快速发展支撑其营收增长,同时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云计算市场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021年中国占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比重仅为11%,对标美国48%的占比仍具备较大增长空间,阿里云作为国内的份额第一的云服务商也将最先受益于市场需求推动下行业的高速增长。
回归本质
面对经济与行业周期,云计算公司只有通过技术与服务,提升价值。
在2022云栖大会期间,张建锋分析,云计算正在重构整个IT软硬件和终端世界,形成一个全新的计算体系。
同时,正在带来三大变革:首先,云重构了整个IT硬件体系,数据中心、芯片、服务器等产业链发生深刻变化;其次,软件研发范式发生深刻变革,Serverless、低代码、AI大模型开源等趋势,大幅提升软件生产效率;最后,云和端加速融合,算力从端转移上云,未来万物皆是计算机。
从基础设施、云钉一体到自研芯片,阿里云的路径是通过技术积累,实现商业变现。其逻辑也很简单:当规模足够大时,可以摊销相对固定的研发与技术成本,从而实现盈利。做大规模的前提是深耕技术,实现技术突破才可能有好的市场表现,继而做大规模。
今年6月,在2022阿里云峰会期间,阿里云向外传递的信息是,今年他们最重要的策略是B2B,就是Back to Basic,要回到云计算的本质。
在云栖大会期间,张建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回到根本有两层含义。其一,阿里云的定位云计算服务商,就是要做好云计算通用能力,建好生态,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帮助客户完成数字化。其二,云计算是主业,云计算本质上就是要做那些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才能支撑云计算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这两年一直努力的,从原来只做飞天操作系统,慢慢我们自研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这些设备,阿里云基本上所有设备都是自研的。到深层次,还有自研设备里的核心部件,我们研究光模块,做自己的CPU,做到这个层面为止。」张建锋称,阿里云做到软硬件一体,能够做完这些部分,就是目前阿里云的核心定位,不会再往下,也不会再往上。
今年上半年,阿里云发布了一款云数据中心专用处理器CIPU,其向下接入物理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快速云化并进行硬件加速,向上接入飞天云操作系统,管控阿里云上百万台的服务器。
这是一种全新的架构方式,CIPU实现了全面专用硬件加速的高性能,包括高带宽、高吞吐和弹性RDMA的能力。「飞天+CIPU」的组合性能表现普遍优于业内同类产品,性能可提升20%以上。
在此基础上,阿里云构建了全栈自研的基础设施,比如自研CPU芯片倚天710、磐久服务器、EIC高性能网卡、磐久交换机、磐久液冷一体机、磐久液冷集装箱等。据透露,未来阿里云还将继续扩大自研CPU的部署规模,预计未来两年内20%新增算力将使用自研CPU芯片倚天710。
「我认20%是个相当保守的数据,我们可能会更多,因为今天会越来越多的产品做Serverless化。」在张建锋看来,Serverless将让云计算从一种资源真正变成一种能力。过去云计算用云服务器替代物理服务器,但客户依旧按「几核几G服务器」的模式来购买云资源,未来云计算将全面Serverless化,更加接近电网模式,按计算的调用次数付费。
比如,Serverless架构让一个视频APP,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能应对百万级流量,而总成本较此前下降40%。
Serverless正是张建锋定义的未来软件研发范式变革的三层次之一,另两个是软件开发低代码与AI化。
低代码开发,阿里云主要通过云钉一体来实现,数据显示,钉钉两年新增500多万个低代码应用,聚集了380余万低代码开发者。AI化主要依托开源社区,阿里达摩院在中文AI模型社区魔搭(ModelScope)上,开源超过300个优质模型,可帮助开发者利用基础模型快速开发AI应用。
阿里云通过回归技术穿越行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