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字之都”是上海这两年最重要的城市定位之一,也是继“五个中心”、“全球城市”之后上海的未来发展新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数字化的浪潮里,大量的数字化技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已被应用,包括我们今天的主题——区块链。
区块链的应用从最早被应用,直到现在已是全国热门,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至此,有三点与大家分享。第一,数字化正从点状的创新,向标准化推进。近年来,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城市的道路上做了很多的应用,从最早出现共享单车,发现共享单车的管理是个很大的难题,相继上海推出管理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比如电子围栏等一系列措施。再比如,上海很多其他区域,因为大型工程车的原因,使得窨井盖经常挪动甚至被偷、丢失。所以区城运中心将窨井盖管理作为一个很大场景,以及渣土车的管理、城市的水涝管理,以及人脸识别安全等方面。
大量的数据的应用,在2016年之后,上海市在推进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工作,就是推进数据共享。那么数据共享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数据标准的统一,我们要建立更多的数据的标准,不管政务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可以实现数据孤岛进一步的消失。
不仅仅是在数据这个层面,我们还看到了更多其他行业的融合的发展, 褚院士讲到了红外及遥感的内容,比如说遥感技术,是什么呢?它是对长江的管理。对整个长江的管理,以前是非常分散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对于长江的管理已经整个融合起来了。不仅仅有对水质的监测、空气的监测,还把遥感监测等等都放进去了。这个过程中间也加入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因素在里面。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场景的精细化,智能和的场景背后,仍然需要用标准化来形成进一步的区域之间的协同。
长三角,我们知道是长江流过的区域。这个区域,长江以前一直是分段治理,就像铁路一样,各管一段,但是整个长江的水,它不会因为在南京就不流到无锡去,不流到上海来。它一定是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间。我们区域中间,怎么进行更好的长江流域的管理,我觉得需要标准化进行进一步的推动,同样我们在数字孪生的领域,在城市生活领域,都面临一个点状的数字化创新向标准化演进的共同推进协同的过程。
第二,标准要注重可进化的特性。我们认为标准可能需要快速的演化去迭代去创新。比如前两年我们听区块链的时候,我们还在想,区块链是不是可以快速的融入到我们政务里面去,能够用我们的多方的存储实现它最后的可信。但是我们今天也听到了相关的专家在介绍,区块链面临一个低冗余的发展的使命,这个低冗余的过程,跟两三年前我们谈的区块链整个的标准体系完全不一样了,是不是可以把低冗余的东西,也纳入到我们原来的区块链的标准体系里面去,我觉得非常重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数据要素非常重要。数据要素在公共领域将很快面临一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问题。
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在以前的数据标准体系里是没有的。甚至数据管理里也未曾提及,未来我们是否将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从政府的规章制度变成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在规划领域时也有一系列的规则。同济大学有一位院士他最近几年一直推行一个新的做法,用AI来推算最适合的城市规划的形态。通过AI的计算,把这块区域应该建多少住宅,建多少公共设施。比如说医院、活动空间、绿地,它不是靠规划式的经验,而是靠一个AI的不断地模型计算来推出来的。这样一个新的形势,对于我们原来做一些规划过程当中,也是巨大的标准的演进。
我们认为标准体系一定要实现不断的迭代不断创新。这是一个演化可进化的过程,我们在无人驾驶领域,上海也正在做智能网联车的实践区,同样也面临很多标准的问题。
第三数字化领域标准应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为了给大家生活便利,所以创造了大量的APP,创造了大量的数字化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同时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数字鸿沟。
比如说我们创造了随申码,但是这个随申码,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相信大量的老人是不会用的。我们创造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但是实际上,目前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给家里老人买了新的电视机之后,发现他一个月就不去看了,因为他不会用。只要打开之后他就发现不知道怎么按摇控器,每按一个,就发现要扫码收费,他就不敢用了。不像以前电视机非常简单。最近我们也在讨论,是不是可以出台一个规定,要求电视机必须得有一个适老化的改造。比如你的摇控器,就应该像这样,一个左键一个右键,让老人非常简单地去按,而不是进去之后无数个界面你要去选择。这是数字化带来的,能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的要求。老龄化时代,我们数字化产品很多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也不愿意去用。
在此我呼吁,做数字化创新的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应在制定产品标准和产品应用体系中,考虑到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困难。让以人为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