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信任是一种感觉——我觉得你可靠,你觉得我靠谱。
二、交往产生信任
仔细思考下来,信任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多方面,比如说我们是邻居,我们是同学,我们有十年的交往经历等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基于多方面的情感层面的信任,总归是小范围的信任,而且经常不那么可靠。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小范围的信任只能产生小范围的经济行为。比如说我们邻居之间你找我借钱,我找你借钱,大家相互周转一下;或者之前流行的同一个村子之间那种相互帮扶的互助会形式,但都是小圈子的行为。
三、制度产生信任
如果说合伙企业主要是熟人之间的合作,那么公司制,尤其是股份制就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了。
比如说随着铁路的兴起,修铁路变成了一桩赚钱的买卖,但是修铁路这种事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远不是几个邻居几个同伴大家凑一凑就能解决了,需要运用大量的社会资本。但是别人既不认识你,大家又没有什么交情,没什么情感成份在里面,为什么要借钱给你呢?
运用股份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陌生人聚在一起,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大家都换算成股份来计算,再配合工商登记,配合银行、会计、第三方审计等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法律,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与信任问题。这一整套模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运作的底层基础,造就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繁荣。
四、大数据产生信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交易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尤其是移动支付普及开来之后,各种网络购物、外卖、单车出行、直播、社交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为越来越普遍。
五、区块链的信任
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如果把区块链的信任简单提炼一下,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数据不可篡改,第二是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
如果数据不可篡改,那么数据本身就具有了可信度,基于这个特性,区块链的数据甚至可以被法院当做证据采用,而这一点已经变成了现实。
区块链上面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可以随时查询。如果区块链未来成为主流,那么很多数据都会在链上,都会拥有公开透明的特性。这样我们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维度就大了很多,可能要增加几个数量级,这时候的数据才是真正的大数据。
六、信任的局限
信任本身不解决经营风险 比如说股权众筹行业,虽然区块链与股权众筹行业有很多可以结合之处,比如使用TOKEN进行确权和股份转让,但是区块链无法解决众筹项目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而企业经营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十个项目能成功一个就很不错了,这跟信任与否关系并不大。交流请加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