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风认为,要全面看待去中心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原文标题:《万向区块链肖风: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
原文来源:万向区块链微信公众号
3 月 30 日下午,新智元首期元宇宙论坛「元宇宙 新人类」于线上举办,多位大咖倾情分享,贡献了诸多干货。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也受邀在论坛进行演讲,肖风博士聊到了区块链、Web3 和元宇宙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做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区间匹配」,同时也可以做好不同网络层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层分级」。
下文为肖风博士演讲内容精选。
肖风博士认为,元宇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网络世界,建立在最近大家常常聊到的 Web3 基础上。
从最基础的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确实是不断向着去中心化去演变的。也就是说,随着网络从 Web1 发展到 Web2 再到 Web3,是一个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过程。
在 Web1 时代,网络是用用户名加密码登录的,一个只读的网络上面,只有资讯和信息;Web2 时代,网络是用 App 账号登录的,而 App 账号就已经经过了一定程度的 KYC,网络上可以读写、互动,于是信息变成为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属于互联网平台的。
到了 Web3 阶段,登录网络的方式发展成使用 DID 数字身份。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那么网络的功能就增加了一项:拥有权。Web2 上的数据也就有可能转化成用户的资产了。
元宇宙的网络基础是 Web3,而 Web3 要如何才能让用户的数据成为自己的资产呢?这就需要作为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技术了。
区块链就是用来登记互联网用户的数据资产的。在 Web3 这个去中心化网络之上,区块链则是一个相配套的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而基于这两者之上的元宇宙,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
只有将去中心化的 Web3,和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结合起来,最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里,最核心的内容不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是元宇宙的基础。而在元宇宙里面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更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颠覆性的数字原生技术。
在数字世界里面,数字原生可以创造出物理世界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这才是我们需要元宇宙的根本理由。
肖风博士表示,其实去中心化和中心化这对矛盾可以用很多种维度来解读,如何看待「去中心化」,决定了我们能否建设一个真正的元宇宙,甚至决定了我们能否建设一个真正的数字经济体系。去中心化确实有弊病和缺点,但去中心化也有它的积极意义。
首先,从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因为需要面对越来越海量的数据、越来越海量的需求、越来越重要的网络的安全性、健壮性要求,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消除单点故障,网络是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这一点无可厚非。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体现的其实是公平与效率之争。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的永恒的课题,中心化强调的是效率,去中心化强调的是公平。
而极端的去中心化、极端的中心化强调的是极端的公平或者极端的效率。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极端,极端的公平和极端的效率肯定也不好。
第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涌现论就和去中心化是非常匹配的,涌现论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复杂系统,强调系统的复杂性、随机性和自组织性,而发源于古希腊的还原论,则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结构化,强调条分缕析的方法。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来说,既有中心化的逻辑也有去中心化的逻辑,没有说只有谁对或者只有谁错。
第四,从治理机制角度来看,中心化讲的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制和顶层设计;而去中心化讲的是自下而上的分布式和基层决策。任正非说过大意如下的话:要让听得见炮火的士兵来指挥将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就科技创新来说,圣塔菲研究院前院长布莱恩·阿瑟说过,技术进化的本质也是「自创生」和「自组织」的。技术创新的路径从来都是从边缘到核心的。
第六,就商业创新来说,在工业革命早期,公司的组织形式是一种 U 型组织,即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部门没有任何决策权,这就是高度的中心化。
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趋势以后,就有了区域和产品线的划分。这时,总部不可能不让各地区的分公司和各条产品线有独立的决策权,那么去中心化也就有了价值。于是就出现了 M 型组织。
第七,数字世界是比特结构的世界,其特点就是复杂、混沌、失序、随机、非均衡,本身就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在元宇宙世界里面做事情,必须要面对去中心化的特点,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现实。
因此,肖风认为,要全面看待去中心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建议用的方法如下面的坐标图:在横轴上,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做好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区间匹配」,大部分的应用场景都应该是坐落在这两个坐标点的某一个位置;在纵轴上,做好不同网络层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层分级」,网络层可能更去中心化一些,而应用层可能更偏中心化一些。